在来安县张山镇有一个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生活,用自己的热忱回报家乡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,带领乡邻共致富的模范,他就是退伍回乡、有志而热心的县第十七届、十八届人大代表、来安好人李玉龙。

年逾花甲的李玉龙打小就特别羡慕那些穿着军装的英雄,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那些英雄一样,用自己英勇无畏的行动,保家卫国;希望用自己的赤诚忠心帮助身边的老百姓,助人为乐,让他们生活得越来越好;希望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,创造出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和生活。
1981年10月,李玉龙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,在部队里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,并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。1985年冬天,他依依不舍的脱下军装退伍返乡。当他看到家乡群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,增收比较困难,他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家乡的这种现状。于是他就外出考察学习,找到了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收入的新路子。说干就干,1988年春天,李玉龙用积蓄下来的几百元退伍津贴购买了五亩地的桃树苗,在自己家的承包地里开始试种桃树,发展“桃经济”。自此,他整日泡在在果园里,摸索果树病虫害防治、肥料施用、整形修枝等种植技术,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的尝试获得了成功和收益,自己种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,在他的带动下,附近村组种植果树的农户越来越多,目前,全镇桃树和葡萄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,产品主要销往来安、滁州、南京等附近农产品交易市场。
“家乡的山山水水哺育我多年,我一定要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,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责无旁贷”。这就是李玉龙决心改变家乡面貌的“初衷”。富裕起来的他没有忘记乡邻,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,与李玉良、常永和、吴长江等三户贫困户签订就业协议,安排他们在果园就业。同时,他积极出资出力帮助困难群众,2018年自己出钱给张山村财政项目收益资金扶贫款3000元,用于贫困户分红。近年来,他拿出35600元先后慰问贫困户、困难退役军人、困难党员27人。
“一家富不算富,大家富,才是小康路。”李玉龙致富不忘乡邻,积极将“掘金”技术传授给大家。2010年,他与镇里其他四个大户联合成立来安县张山镇林果专业合作社,采用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助推林果产业发展,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。尝到甜头后,李玉龙信心倍增,劲头更足了,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,带动乡邻共同致富。
(张世勇 胡晓玲 )
|